樱桃树修剪最佳时间及科学修剪要点
樱桃树作为兼具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果树,其修剪工作直接影响树体养分分配、结果量、果实品质及树势寿命,而“修剪时间”是决定修剪效果的核心前提。不同生长阶段的樱桃树,因生理需求、环境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最佳修剪时间需精准区分,盲目修剪不仅无法发挥调控作用,还可能导致
樱桃树作为兼具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果树,其修剪工作直接影响树体养分分配、结果量、果实品质及树势寿命,而“修剪时间”是决定修剪效果的核心前提。不同生长阶段的樱桃树,因生理需求、环境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最佳修剪时间需精准区分,盲目修剪不仅无法发挥调控作用,还可能导致
老王去年蜜桃丰收,价格卖得也好,摘完果就带着家人旅游去了。结果今年开春,桃树病害不断,虫害泛滥,光买农药就花了去年三倍的钱,果子还长得歪瓜裂枣。
棚室草莓因常年处于高温高湿、封闭性强的特殊环境,病虫害发生呈现“种类集中化、世代重叠化、蔓延快速化”特征。传统化学防治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病虫抗药性增强、土壤微生态失衡等问题,与当前草莓产业“绿色化、优质化、安全化”发展需求严重不符。基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今年自10月初起,我市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造成小麦播种延迟。目前是我市小麦播种最佳时期,据近日全市农业植保部门调查,今年地下害虫虫口密度略低于上年,以蛴螬和金针虫为主,蝼蛄次之。全市麦田平均有虫2.4头/平米,盐湖最高有虫8头/平米,低于上年同期的2.6头/平
秋播是小麦生产的开端,也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最关键、最经济、最有效的时期。药剂拌种技术是预防和控制小麦种传与土传病害、地下害虫以及秋冬季苗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通过防治关口前移,可有效降低初始病虫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压力,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0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针对不同小麦病害提出种植抗(耐)性品种、抓好抗逆壮苗栽培、实施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加强秋苗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
小仙子樱桃李种植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增长、品种优势显著、适应性强且政策支持有力,但需注意品种纯度把控、市场饱和风险及技术管理要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发生实况:据我站近期调查,今年锈壁虱于7月初在部分柑橘园开始上果为害,近期由于温度较高虫口密度上升较快,果面每视野有锈壁虱0.5-4.8头,高的每视野有锈壁虱7头以上,随着高温天气来临,锈壁虱数量将急剧增加,如不及时防治,将会出现大量“灰果”;柑橘木虱:该害虫
俗话说“七分苗三分管”,可见培育种苗对于蔬菜生产的重要性,而好的种苗不能携带有病虫。当下正值蔬菜早春茬育苗时节,应当注意抓好选择品种、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生产出无病虫的健康壮苗。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病害,病菌侵染的根系畸形膨大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生长受阻进而整株死亡。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以土壤、灌溉水、机械跨区作业等为主要途径传播,随着田间病菌逐年累加,在我县发生为害逐年加重,预测今年我县秋播油菜根肿病将中等流行
据8月22日晚稻田调查:稻纵卷叶螟亩蛾量为833.7头,亩卵量为50000粒,亩幼虫量为33333.3头,高的丘块达120000头,卷叶率为0.8%,预计发生程度为大发生。二化螟亩蛾量为3.7头,枯鞘率为0.3%,枯心率为0.8%,幼虫量为3133.3头。稻飞
稻纵卷叶螟:8月中旬持续批量迁入,迁入量逐步增加,8月17日达到最高峰,测报灯下单日诱蛾量达1000只,远超去年同期。田间赶蛾,亩平蛾量50—300只,各地迁入量差异明显,局部地区批量迁入。目前中稻平均每亩残虫量800条,多的3600条,晚稻田卷叶率也逐步上升
在晚稻生长周期内,受高温高湿气候、种植制度以及病虫抗药性变化等因素影响,病虫害频发且危害严重,常见的主要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科学精准落实病虫防治措施,是保障晚稻稳健生长、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环节。以下从防治原
目前我市中稻、早播晚稻已进入拔节孕穗期,双季晚稻进入分蘖高峰期,各种病虫害相继出现。据我站田间调查情况,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中稻田稻飞虱百丛虫量为289头,稻纵卷叶螟亩平虫量不到千头,二化螟亩平虫量1120头,枯鞘蔸率5.4%,纹枯病病丛率0.2%,为近5年来
草莓繁苗质量直接决定后续果实产量与品质,科学把控繁苗关键环节至关重要。以下围绕草莓繁苗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四项核心工作展开详细说明,为高效繁苗提供技术参考。
种子处理技术能有效预防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 等病害,翻耕灌深水灭蛹技术能有效杀死二化螟越冬虫蛹,压低一代二化螟虫源基数,切实减少农药使用量。春播在即,各乡镇街道要及时指导广大农户开展早稻种子处理及翻耕灌深水灭蛹等工作,护航粮食生产安全。
二化螟:根据前期田间调查,中稻每亩残虫量为560条,多的3200条,有引起中晚稻大发生的趋势。根据测报灯下二化螟虫量数据结合田间发育进度调查,7月28日进入羽化盛期, 8月10日进入卵孵盛期。
根据历年各地晚稻病虫发生情况,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及稻瘟病、纹枯病等发生较为严重,橙叶病、稻曲病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秧苗期防控是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发生的最佳时期,也是农药减量控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技术措施。各县区要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
秋播已经开始,秋播期是小麦生产全过程病虫防控工作的第一仗,也是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农民朋友切实重视秋播这一重要时期,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秋播期以小麦茎基腐病为主的土传病害、种传病害等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力争将小麦病虫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以前,我每到白露就急着种菜,撒种子、浇水、施肥,一样不落,可苗总是长得又弱又黄,叶子被虫子咬得全是窟窿,收成特别差。后来我才明白,白露后种菜,最怕的就是乱忙活。